词条 | 说难 |
释义 | 说难 《韩非子》篇名。文章专门论述游说之术。开头即点破题目,但却采取故意迂回的路线:“凡说之难,非吾知之有以说之之难也,又非吾辩之能明吾意之难也,又非吾敢横失而能尽之之难也。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再三蓄势之后,才进而揭出,掌握对象的不同心理,从而因势利导,是游说成功的关键所在。接着详举言说中的15个具体问题,又提出针对上述问题而采取的12种进言方法,再引用历史经验;郑武公伐胡、宋人疑邻、弥子瑕失宠等故事,说明“非知之难,处知则难”和人主爱憎无常不可不察,并与首句照应。文章分析犀利,论证缜密,行文明白敷畅,层次井然而又峰峦迭起,对国君习性的剖析最为深切入微,喉下有逆鳞之喻更是警绝千古。孙月峰说它“奇古精峭,章法句字无一不妙”。王世贞说它“巧夺天工”。董汾说它是“先秦奇文”。(均见《诸子汇函》)可惜,韩非虽然看到游说之难,却不能自免,以致还是死于说难。所以司马迁、扬雄、司马光都为之叹惋。 谭家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58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