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龚自珍
释义
龚自珍1792—1841

近代文学家。字尔玉,一字璱人;更名巩祚,又更名易简,字伯定,号定盦,晚号羽琌山民。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祖父禔身与父丽正,均为学者兼官宦。母段驯,是著名学者段玉裁之女,且著有《绿花吟榭诗草》。龚氏从7岁起,随母读吴伟业、方舟、宋大樽诗文。12岁从外祖父段玉裁学《说文解字》,从文字学入手,开始研究经学,以经说字,以字说经,深受戴震、段玉裁“实事求是,不主一家”(钱大昕语)的影响。13岁作《水仙花赋》诗和《辨知觉》文。宋璠评其文“行间酸辣”(《因忆两首》自注)。15岁自编诗集,自称“少作精严故不磨”(《己亥杂诗·文侯端冕听高歌》)。

嘉庆十五年(1810),应顺天乡试,由监生中副榜第28名。同年,始倚声填词。三年后,所作词文甚伙,并开始研究校勘掌故之学。段玉裁称其“所业诗文甚多,间有治经史之作,风发云逝,有不可一世之概。尤喜为长短句”。“造意造言,几如韩李之文章”。认为“自珍以弱冠能之,则其才之绝异,与其性情之沈逸,居可知矣”(《〈怀人馆词〉序》)。十九年(1814)作《明良论》、《尊隐》等文,抨击君主专制,主张变法革新,并朦胧地意识到社会大变革的来临。段玉裁赞叹道:“耄矣,犹见此才而死,吾不恨矣!”(《明良论二》篇末评语)二十三年(1818)第六次参加乡试中举。二十四年(1819)赴京会试未中。留京时结识今文经学家刘逢禄和宋凤翔,始学《春秋公羊传》。又结交魏源,互相切磋,以“经世致用”为主,研究学问,主张变革。二十五年(1920)任内阁中书。此后又四次参加会试,均落选。

道光四年(1824),受学于江沅,研究佛学。九年(1829),第六次参加会试,始中进士。同年朝考,命题为《安边绥远疏》,龚氏提出“以边安边”、“足食足兵”(《御试安边绥远疏》)主张,洋洋千言,甚为考官赞赏。然以“楷法不中程”(《龚自珍年谱》)为由,不列优等。奉旨以知县用,不就,仍请留任内阁中书。十五年(1835)擢宗人府主事。十六年(1836)肺部患病,遂致呕血。十七年(1837),改礼部主客司主事,祠祭司行走。十八年(1838),林则徐奉命赴广东禁烟,龚氏撰文相送,提出禁烟的措施、步骤,并欲偕林氏南下,参与禁烟活动,不果。十九年(1839),辞官南归。途中作七绝诗315首,名《己亥杂诗》。这一组大型自叙诗,为研究龚氏一生提供了真实的史料。二十一年(1841),就江苏丹阳县云阳书院讲席。秋,因暴疾逝世。所作诗、词、文七百余篇,为开创近代思想与文学风气起过先导作用,影响甚大。著有《龚自珍全集》。

郭延礼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32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0: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