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周而复
释义
周而复1914—

现当代作家。本名周祖武,曾用笔名吴疑、荀寰。原籍安徽旌德,生于南京。幼时得爱好古典文学的父亲教诲,受益良多。13岁入南京青年会中学,便开始在报上发表短文、小诗。1933年秋考入上海光华大学英文系学习。大学时代,除作诗外还写小说。1936年与人合编过《文学丛报》和《小说家》月刊,并在鲁迅发起的文学工作者宣言上签了名。同年出版第一本诗集《夜行集》。1938年大学毕业后到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文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参加编辑文学半月刊《文艺突击》。1939年任八路军总政治部派赴晋察冀军区文艺小组组长。1942年冬回延安,写了《诺尔曼·白求恩片断》和歌颂陕甘宁边区生产运动的短篇小说。1944年冬,奉命去重庆,编辑中共机关杂志《群众》半月刊。抗战胜利后,以《新华日报》和新华社特派员身份,随周恩来等到东北、华北、华中时,经采访,写了不少通讯报道,揭露国民党的内战阴谋。1946年去香港,从事文化界统战工作与文学创作,主编《北方文丛》,同茅盾、适夷等合编《小说》月刊。除介绍解放区文艺之外,还创作了长篇小说《白求恩大夫》、《燕宿崖》,中篇小说《西流水的孩子们》。1949年5月初由香港到北平,同月随第三野战军进入上海。1959年后调北京工作。“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四人帮”严重迫害。从1949年起,先后担任过华东局统战部秘书长、上海市委统战部副部长、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友好协会副会长、文化部副部长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多次出国访问,写有《东南亚散记》、《火炬》、《掠影集》等散文、特写集。周而复的主要成就在于长篇小说的创作。著名长篇小说《上海的早晨》为他的代表作,被翻成日、英俄、越、阿尔巴尼亚等多种文字。除《上海的早晨》写民族资产阶级外,写抗日题材也是他小说创作的一个特色,尤其俯瞰8年抗战的长篇小说《长城万里图》,在抗日题材的小说中别具一格。其主要作品还有散文集《歼灭》、《北望楼杂文》、《怀念集》;剧本集《子弟兵》;小说集《春荒》、《高原短曲》、《山谷里的春天》;文学理论集《新的起点》和《文学的探索》。

楚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86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5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