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小月前本
释义
小月前本

当代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著。花城出版社1984年12月出版。为该社“潮汐文丛”之一种。这是作者的第一本中篇小说集。收入5个中篇,并有作者自撰的《在商州山地》冠于卷首,为“代序”。《小月前本》(1983年)里的主人公小月,原先从居家过日子的观念出发,衷情于恪守本分、迂拙朴讷的才才。但改革潮流对农村生活的激荡,使她终于在感情上倾向于表面上有点“油”,但却富有开拓精神的门门。《鸡窝洼的人家》(1983年)写在改革大潮冲击下两个农民家庭的青年夫妇所发生的戏剧性的重新组合。作品着重刻画了勇于开拓革新的青年农民禾禾。在追求新生活的道路上,禾禾虽然闹得妻离子散,但精神不垮,终于得到了敢怒敢爱、被误认为不能生育因而受人歧视的烟峰的炽爱。顺着生活的内在逻辑,当烟峰与禾禾结合后,烟峰的丈夫回回与禾禾的妻子麦绒也结合了,情节带有巧合性但不失诸造作。《童年家事》(1979—1982年)通过一个孩子在陕南农村一个大家庭中的出生、成长,反映了从40年代末到50年代后期农村生活的震荡,表现了这个地区农村拙厚、古朴的民风和农民大家庭归于解体的趋势。《马玉林和他的儿子》(1981年)写一个叫魏小小的青年农民在开放、改革大潮中不甘贫穷,决心一试身手,发家致富,但因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念而终于沦为盗窃犯的悲剧。与魏小小形成对比的是其安分守己的养父马玉林。作品的主题即蕴涵在这种对比中。《二月杏》(1981年)写两个“伤痕”青年的爱情悲剧。地质队员大亮在“文革”期间出于极左狂热,拒绝了一个出身于富农家庭的女同学的爱情;“文革”后大亮在某小镇上遇到一个极象那女同学但又有着悲惨遭遇的插队知青“二月杏”。他们俩在感情上多次碰撞,似有结合的愿望但终又未能结合。作品因用过多笔墨写地质队队员生活中消极的东西,在《长城》1981年第4期上发表后引起非议,《地质报》、《工人日报》和《延河》杂志都发表了批评文章。《长城》1982年第3期发表了题为《对〈二月杏〉的批评意见》的报道,综述了各报刊批评文章的论点。出版社为本书写的《内容提要》称:“本集的作品,于绵缠中透着轻快,冷峻中含着热烈,以微观宏,粗放与细腻并重。语言文字淡雅明丽,优美动人,洋溢着浓烈醇厚的山野气息,体现了作者独具的创作风格。”

益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4:5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