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黎庶昌
释义
黎庶昌1837—1898

近代作家。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幼丧父,家贫,靠其母“任纺织”,维持生计。少从伯父黎雪楼及表兄郑珍、莫友芝学。“稽经考道,学以大进”。十七八岁,“读古人之书,即知慕古人之为,思以瑰伟奇特之行,震襮乎一世”(《答李勉林观察书》)。同治元年(1862),清廷下诏求言,他以廪贡生身份,上书言事,特赏知县,派往安徽曾国藩大营差遣。两江总督曾国藩爱其才,留幕府办事。曾氏幕府“豪彦云集”,都以“经世之学相磨砺”。黎庶昌亦“不欲以文士自期,亦遂不以此期诸僚友”(《〈青萍轩遗稿〉序》)。他和曾氏谈文论道,颇受影响。后来为《续古文辞类纂》作序时,则认为桐城派发展到嘉、道之际,“其敝至于浅弱不振,为有识者所讥。……至曾文正公始变化以臻于大”。他和曾氏幕府中的张裕钊、吴汝纶、薛福成往来多,志趣近,长文辞,被目为“曾门四弟子”。

光绪二年(1876),郭嵩焘出使欧洲,他随郭先后任驻英、法、德、西班牙等国使馆参赞;并游历奥、比、瑞、葡等国,写了一批记述异国风光的游记,辑成《西洋杂志》。

光绪七年(1881),奉调驻日使臣。十年(1884),母丧归国。十三年(1887),复任驻日使臣。出使日本期间,搜集我国失传而流于日本的古籍,编为《古逸丛书》26种;又将其与日本文士酬唱之作,刻成《日东文宴集》三编。在此前后,他按《古文辞类纂》和《经史百家杂钞》的模式,扩大所收,“于《史》、《汉》所选独多”(《答赵仲莹书》),编成《续古文辞类纂》,以补《古文辞类纂》之不足。

光绪十六年(1890),驻日期满回国。旋任川东兵备道员等职,裁冗员,办实业,兴学堂,派人出洋留学,进行改革。十九年(1893),把他所写的文章刻印为《拙尊园丛稿》6卷。其文远祖桐城,近宗湘乡,但“不规规一格”。“其言多经世意,主实用”(罗文彬《〈拙尊园丛稿〉跋》)。著有《拙尊园丛稿》等。

牛仰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252-625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1 10:2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