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毛妹
释义
刘毛妹

当代作品人物形象。徐怀中短篇小说《西线轶事》(初载《人民文学》1980年第1期)里的英雄人物。这个幼年时长得象个小姑娘似的男孩子,“文革”中由于家庭遭冲击,一下子就被推出了正常的生活轨道,逐渐形成了一种苦闷、迷惘、偏激、冷漠的性格。即使是参军这样光荣而庄严的事,在他也“只是觉得知青户太闷人了,想换个环境,新鲜新鲜”,“其实又有多大意思,没劲!”在部队里,他“很不讲军风纪”,以及不顾部队纪律,对其少年时代的小伙伴、女电话兵陶坷动手动脚,要“温暖”。然而刘毛妹的头脑是异常清醒的。他那冷漠的外表下面掩藏着熔岩般的人生热情。这充分表现在他奔赴战场之前写给母亲的那封遗书。在遗书中,对于父亲被打成“叛徒”后妈妈站出来与之划清界限,从而导致父亲死亡的事,他再次表示不计较母亲的责任,却希望母亲能看到自己身上的“我们中国人逆来顺受的封建传统的旧意识”;他意识到粉碎“四人帮”、确定“四化”目标,祖国的前途有了希望,却担心在“高举”的名义下“又来个几月风暴,把人们一切美好的希望给吹个无影无踪”,因而“内心隐隐的有一种危亡之忧”;他义无返顾地踏上战场,就是因为看到了美好的希望又怕失掉美好的希望,古老的中华民族再也经不起折腾了,必须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来保卫她。这一切,他平时从未流露过,只是作好了献身准备的时候,才写下来,作为对妈妈的一次“吻别”。果然,他内心深处这些经过深沉思考得来的信念,在战场上化成了英雄的行动:用生命换来了一次战斗的胜利。牺牲后,陶坷为他清洗遗体时发现,他身上的伤口竟多达44处,“这数字,正好是烈士的年龄乘以二”。他留给母亲的那封长信,陶坷看了两遍,伤心得落了泪,说是“既然刘毛妹都还没能入党”,自己的入党问题“愿意过一段时间再讲”。这篇作品被改编成“广播小说”时,刘毛妹身上的“伤痕”被改编者“净化”掉了。为此,作者发出了“请不要洗去人物的本色”的呼吁,并阐述了他对刘毛妹形象的理解(见《小说选刊》1980年第1期)。

史燮之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77-217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8 23: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