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水族文学史
释义
水族文学史

民族文学研究论著。主编范禹;副主编周隆渊、潘朝霖。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水族没有自己通行的文字,因而水族文学主要是民间口头文学。这给编写文学史带来最大的困难是如何解决分期或断代问题,因为口耳相承的民间文学,很难从作品本身找到产生的年代。因此,只能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依据民间文学作品所提供的词汇史、语法史、风格学等方面的有关资料。以及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面貌和各种观念形态去分析、确定该作品产生的相对年代。据此,本书将水族文学史划分为如下几个发展阶段:1、远古文学(上古至秦)。此时为水族处于氏族社会和由氏族社会向公社过渡的历史阶段。文学的主要形式是神话与史诗(古歌)。2、古代文学(汉至鸦片战争)。此时,水族由迁徙而走向定居,生产逐渐发展,阶级开始形成。文学特征:人开始取代神反映阶级斗争的作品出现了,而不仅只是反映人同自然力搏斗的内容;汉族或其他民族的传说故事开始融入水族文学。3、近代文学(1840—1911)。随着中国封建制度的逐步解体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水族民间文学中的苦歌、起义歌、起义故事和机智人物故事大量涌现;由于出现了接受汉族文化(包括汉文)的水族知识分子,便有了本民族的书面文学。4、现代文学(1911—1949)。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对水族文学并未产生多大影响(因地处偏僻山区),影响大的则是红军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这时,水族文学无论在题材还是思想内容上都有显著变化,现实主义的色彩浓厚了,书面文学也有了较大的发展。5、当代文学(1949年以后)。在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和文艺方针的指引下,水族民间文学的新品种——新民歌和新故事。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突破了传统的窠臼,文学新人相继涌现,因而出现了书面文学与口头文学双峰并峙的局面。这是水族文学发展史上质的飞跃。

开斗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253-125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0 20: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