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汝亨 |
释义 | 黄汝亨1558—1626 明代诗文作家。字贞父,一作贞甫。仁和(浙江杭州)人。茅坤家居后,听说黄汝亨的名声,就聘请他与其子茅荐卿共同学习。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授进贤知县,饶有政绩。万历二十九年,他刻印了《古奏议》,辑录从战国到唐宋的奏议110篇,并加评语。后官至江西布政司参议。在此任上的第二年,以病告别官场,还浙后,结庐南屏小蓬莱,以著作自娱。万历四十三年,他又刻印了《廉吏传》。晚年他还想修辑《武林实录》,未成。一生著述不辍,还著有《寓林集》38卷。 他的散文创作受唐宋派的影响。《十赉堂文集序》认为作文不经唐宋,则是鬼魅盗贼:“余每论古文词,六经为奥窔,史汉为堂皇,而唐宋数大家则门户托焉。不由门户而遽可跻堂以入于室者,唯鬼魅盗贼等,真可长叹而痛哭也。”他推崇苏东坡“随性效灵”的作文精神:“夫以万卷之贮而行无一点尘气之笔,故无者可有,有者可无,多者能少,少者能多,随性效灵,驱役千古,如淮阴之将兵,邓林之伐木,恣其所取而纵横左右,无所不宜。” 他的散文创作能张扬人物的个性。《绮咏小序》以赞赏的笔调描写一位歌咏“大都吴姬、越娃、长干、桃叶之美人”的“有情”诗人,《题懒园记》充满激情地刻划了一位“以懒自命,即以懒名园”的朋友秦心卿。《金玄朗于讴序》颂扬了一位“使气”如灌夫一样的人物金玄朗,看到了他的真正品格。其文也直率地表露自己的情性,《灵兔冢记》描写了作者对兔子的珍爱,表现其可爱的“童心”。卫泳评论说:“兔虽灵,得先生表之,而其灵始彰,兔之历王侯公卿而未遇也,乃所以遇此知己也,兔其幸矣哉。”他曾在《寓林集自序》中说:“文嗜庄周、司马迁及韩、欧、苏子瞻氏”,由此不难看出其为文的风格,善于章法,文气较为跌宕。 他亦善诗,风格雅淡。如《新嘉驿亭》:“结阴深驿舍,即与世喧分。小涧偏沉日,孤亭亦贮云。藤萝秋与寂,林响暮还闻。不觉移时坐,衔杯半入醺。”他在《寓林集自序》中说:“诗嗜陶、谢及王、孟、韦、岑之流”,其诗风自然与上述诗人有相似之处。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256-525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