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陈则光
释义
陈则光1917—

近现代文学研究家。字朗秋,别署鲜明。湖南南县人。1936年肄业于湖南省立长沙高级中学师范科。抗日战争爆发后,曾被派往南县民训总队(后改名抗日自卫团)任训练员,不久复学。1939年毕业于湖南省立临时中学师范部。旋考入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当时该校设在云南澂江)。1940年转学于重庆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毕业后任国民党中央干校国文科助教。抗战胜利后,该校由重庆迁至南京,陈则光被解聘。1947年出任湖南大学文学院中文系讲师。1951年至广州,历任中山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及研究生导师,先后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近代文学史、鲁迅研究等课程,并为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鲁迅研究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等。陈则光主要从事近代和现代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偶尔也涉猎文学理论。发表论文多篇,主要有《鲁迅先生在广州》、《中国近代文学的社会基础及其特征》、《论历史讽喻剧<赛金花>》、《阿Q的典型形象及其历史意义》、《瞿秋白的文学功绩》、《论典型的社会性》、《再论典型的社会性》等,获得好评,其中的后两篇文章曾在60年代初引起争论。其所著《中国近代文学史》(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被认为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裴效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413-341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24 2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