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歌谣 |
释义 | 歌谣 现代文艺期刊。周刊。1922年12月27日创刊于北京。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编辑。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第1至24期附刊于《北大月刊》,第25期起独立发行。1925年6月28日出版第97期后停刊。主编先后为常惠、顾颉刚、魏建功和董作宾。1936年4月4日复刊,第2卷第1期起,徐芳主编,李素英也参加过编辑工作。1937年6月26日第3卷第13期后终刊,前后共出版150期。 歌谣研究会对该刊宗旨有如下叙述:“本会搜集歌谣的目的有两种,一是学术的,一是文艺的”,“从这学术的资料之中,再由文艺批评的眼光加以选择,编成一部国民的心声”。刊物包括两大部分,一为民谣的理论研究,二为刊载各地民谣。理论部分主要是各种民歌的起源、流传和影响,以及同类民谣在不同地区变化情况的比较研究等。如顾颉刚关于吴歌的源流及孟姜女故事传说的专题研究等。在《歌谣》上发表的各种民谣、儿歌有近4000首,其收集范围之广,数量之多,在现代文艺刊物上是独一无二的。刊物还发表过许多民俗、民谚及其研究论文。1936年5月,“风谣研究会”成立后,民间风俗的内容增加了篇幅。此外,于道源、李长之等还译介了欧洲、日本等地的民歌、童话,研究了外国童话的形式和中外歌谣的异同。该刊是现代文坛最有成就的民俗文化研究刊物。它不仅搜集、记录了大量民间文化的原始形态,更重要的是在民俗学研究中创造了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形成了一种严谨、认真的学术风气,造就了一批民俗学研究工作者。刊物的主要撰稿人除编者外,还有胡适、周作人、刘复、钟敬文、刘策奇、杨德瑞、何植三、容肇祖等。 王宗义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129-613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