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王掞
释义
王掞1645—1728

清代诗人。字藻儒,号颛庵。太仓(今属江苏)人。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王时敏第八子。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官至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康熙六十年,力请确立皇储,触怒康熙帝,几乎被杀,因年迈幸免,令其子代往西部边陲戍守。雍正元年(1723)辞官,几年后死在京城。能诗,诗名虽不如王摅、王抃等几位兄弟,但也写过一些佳作,尤其是七律,“高华雄丽”(徐世昌《晚晴簃诗汇诗话》),确有值得称许之处。如《得陈省斋书》、《寄怀一首》、《虹友兄斋同汉槎夜话》,都把眷念友朋的感情表达得真挚动人。再如《望岱》“风定天门悬日月,雨收石角挂虹霓。”以雄健的诗笔描绘出了泰山磅礴的气势。著有《西田诗》1卷。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72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