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徐訏 |
释义 | 徐訏1908—1980 现代作家。本名徐伯訏,曾用过东方既白等笔名。原籍浙江慈溪,但在湖南上学,直到高中毕业。1927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又学心理学二年。曾与林语堂、陶亢德等合作编辑《论语》、《人间世》,其间,与鲁迅曾有交往。1936年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研究哲学,获博士学位。《鬼恋》是他的成名作。抗战后回国,先在中央大学师范学院任教。1944年任扫荡报驻美国特派员。抗战胜利后回国。1950年后,曾到香港、新加坡、印度、法国,短期任教。后长期任香港浸会书院文学院院长。作品有小说、诗、文、戏剧等,约500万字以上。主要作品有:诗集《进香集》、《借火集》、《灯笼集》、《轮回》和《时间的去处》等,小说《鬼恋》、《吉布赛的诱惑》、《幻觉》、《风萧萧》和《鸟语》、《江湖行》、《彼岸》等;散文、小品集《春韭集》、《海外的情调》、《西流集》和《蛇衣集》等;戏剧《生与死》、《兄弟》、《鬼戏》和《母亲的肖象》等。70年代台湾曾出版《徐訏全集》。另中外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有他的代表作《风萧萧》,华岳文艺出版社出版有《荒谬的英法海峡》、《笔名》、《鸟语》等。 徐訏是一位丰产的作家,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成就。抗战胜利后,《风萧萧》问世,风靡全国,成为男女青年争相传阅的热门书。热衷于人物心理描写和浪漫主义、神秘荒诞的艺术风格是徐訏创作中的特点。对于理想的纯洁的爱情的追求和纯情执拗女子的描写也都是徐訏作品贯穿始终的主题。 邹水旺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88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