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应祯 |
释义 | 李应祯 明代诗文作家。名李甡,以字行,更字贞伯。长洲(江苏苏州)人。生卒年未详。景泰四年(1453)举人,入太学。中官牛玉清为塾师,因拒之。选授中书舍人,诏命写佛经,抗疏上言:“臣闻为天下国家有九经,不闻有佛经也。”累官至南京太仆寺少卿。致仕归里后,与吴宽、史鉴等人相唱和。著有《李氏遗集》。其诗作朗秀冲闲,尤其致仕以后,这种特点更为明显。如《和邱时雍太守》:“解印归来草结庵,逢人便欲口三缄。鬓将半秃宁忘世,骨未全消尚畏谗。别墅贮春常载酒,晴湖泛月不张帆。年时种得梅千树,要看花开雪满岩。”又如《东禅寺》“松杉满院风,豆荚一篱绿。不闻车马喧,时有高人宿。”从其诗也可看出诗作者那种恬淡的心境。 尹恭弘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749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