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马君武
释义
马君武1881—1940

近代诗人、翻译家。原名道凝、字厚山,一名同;后改名和,字贵公,又字君武(以此行世)。祖籍湖北,其曾祖马丽文曾任广西思恩府知府,遂定居于桂林。9岁丧父,家贫,靠母亲针黹维持生计,随舅父辈读书。光绪二十五年(1899)考入广西体用学堂,开始学习英语、数学,拉受西方文化。次年拜康有为为师,行弟子礼,并入广州教会学校丕烈书院习法文。又次年入上海复旦学院习法文,开始翻译《法兰西革命史》。同年冬赴日留学,结识梁启超,并为《新民丛报》撰稿。二十八年(1902)和章太炎等在东京地起“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次年入日本东都帝国大学攻读工艺化学,结识孙中山,开始发表反清排满演说。三十一年(1905)加入同盟会,任秘书长兼广西主盟人。次年回国,创办中国公学,担任总教习和教授,并在《民报》上介绍马克思传略。三十三年(1907)为两江总督端方所迫赴德留学,习工业。武昌起义当年冬归国,立即为革命奔走呼号。1912年任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同年加入南社。1917年任孙中山广州军政府交通部长。1921年任孙中山大总统府秘书长、广西省长。1924年之后历任上海大夏大学校长、北京工业大学校长、上海中国公学校长、广西大学校长。1937年主持广西戏剧改进会。1940年病逝。周恩来挽词曰“壹代宗师”。

马君武一生主要从事于政治、教育、科学技术和翻译事业,偶而写诗。从光绪二十六(1900)到1940年共写旧体诗约130首左右。其诗最具时代特色者多写于辛亥革命以前。当时他以“鼓吹新学思潮,标榜爱国主义”(《诗文集自序》)为宗旨,故提出了“唐宋元明都不管,自成模范铸诗才;须从旧锦翻新样,勿以今魂托古胎(《寄南社同人》)的创作主张。如《壬寅春送梁任父之美洲》、《自由》、《从军行》、《贼如蚁》、《京都》、《地球》、《贺高剑公新婚》、《华族祖国歌》、《去国辞》等诗,都体现了当时资产阶级革命爱国,积极进取的精神,以及“诗界革命”的倾向。著有《马君武诗稿》,译有托尔斯泰的小说《心狱》(按即《复活》)、黑格尔的《一元哲学》、卢梭的《民约论》、《斯宾赛〈女权篇〉达尔文〈物竞篇〉合刊》以及拜伦、席勒等人的诗作。

赵慎修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3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5: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