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徐锴
释义
徐锴921—974

五代南唐文学家。字楚金。广陵(江苏扬州)人。徐铉之弟。少知书,稍长,文词与兄齐名。南唐中主李璟时,起家秘书郎,授右拾遗,集贤殿直学士。因论冯廷鲁有罪无才,不当重用,忤权要外迁。李璟爱其才,复召为虞部员外郎。后主李煜立,迁屯田郎、知制诰、集贤殿学士;改官名,拜内史舍人。与兄徐铉俱在近侍,时号“二徐”。

徐锴四知贡举,号称得人。尝著《质论》十余篇,李煜亲为校定。复集已作,命徐锴为之作序。酷嗜读书,隆冬烈暑,未尝稍停。博闻强记,李煜尝得周载《齐职仪》,江东原无此书,人皆不知。李煜以问徐锴,徐锴一一条对,无所遗忘。吴淑为校理,古乐府中有“掺”字者,吴淑多改为“操”字。徐锴以为:此不可一概而论。后汉祢衡为《渔阳掺》,乃三挝鼓;并引古诗“边城晏闻《渔阳掺》,黄尘萧萧白日暗”为证。吴淑叹服。又,李煜欲除清署阁宿草,徐锴据《吕氏春秋》“桂林之下无杂木”之说,命人以桂屑分布砖缝中,草尽死。少精小学,经其校雠之书尤为审审。江南藏书之盛为天下之冠,多为徐锴之力。宋李穆出使江南,见徐氏兄弟及其文章,赞叹不已,以为“二陆之流也”。

常夜直殿中,李煜召之与论天下事,因及用人才、行何者为先。李煜以为,国家多难,当以才为先。徐锴以为,当以行为先。李煜称善。时南唐国土日削,宋兵压境。李煜遣徐铉为使入宋。徐锴忧愤得疾,开宝七年(974)七月卒,年55。徐锴亦擅长诗文。十余岁时,群众宴集,令赋《秋词》,援笔立就,有云:“井梧纷堕砌,寒雁远横空。雨久莓苔紫,霜浓薜荔红。”平生著作甚富,主要有《说文解字系传》40卷、《说文通释》40卷,《方舆记》130卷,《古今国典》、《赋苑》、《岁时广记》及文集15卷、家传等。诗文集已无传本。《全唐诗》757卷编入其诗5首。

张展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90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0 16: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