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杨方 |
释义 | 杨方 东晋文学家。字公回。会稽(浙江绍兴)人。生卒年不详,约晋元帝至成帝时期在世。出身寒微,少好学,有异才。初为郡小吏,公事之暇,常读《五经》,内史诸葛恢见而奇之,待以门人之礼,由此始得周旋于贵人之间。时虞喜兄弟以儒学知名,雅爱杨方,为之延誉,荐于贺循。贺循览其文章,大加称美,说杨方文章“甚有奇分,若出其胸臆,乃是一国所推”。并认为他“开拔有志”,是“荒莱之特苗,卤田之善秀”,乃为引誉于京师。司徒王导辟为掾,转东安太守,迁司徒参军事。杨方身处都邑,虽受缙绅之士厚遇,但自感出身寒素,不愿久留京华,乃求补远郡,闲居著述。王导从之,补高梁太守。在郡积年,著《五经钩沉》、《吴越春秋》和各类文章,并行于世。以年老,弃郡归乡里,卒于家。所著以《玉台新咏》收录的《合欢诗》5首诗较有名,其基本风格与艺术手法,具有明显的民歌色彩。《隋书·经籍志》著录还有文集2卷,已佚。今存仅此5诗,逯钦立辑入《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 吴小平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571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