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冯立三
释义
冯立三1940—

当代文艺批评家。中共党员。山东省昌乐县人。小时在昌乐县城生活10年,兵荒马乱之际断断续续读了几年私塾。乡村秀才冬夜说古,民间艺人弹弦卖唱,是早年对他的文艺启蒙。1950年到北京读书。1960年北京四中毕业。196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后任丰台区右安门一中学语文教师达15年。1980年调《光明日报》文艺部编辑“东风”文艺副刊。1982年任该报文艺评论组组长,主编“文学与艺术”专刊。1989年调中国作家协会任《小说选刊》副主编。1963年开始发表文章。从1980年开始较为经常地发表评论文章,共计约有20多万字,主要评论新时期的小说和报告文学。他的评论以马克思主义历史美学分析为出发点,兼容其他批评角度,阐释和开掘文艺思想的内涵和美学意蕴。主要论文有《〈芙蓉镇〉人物谈》(载《光明日报》1982年5月20日),《当代知识分子的心灵造影——评〈故土〉》(载《当代》1984年第3期),《为了告别那个荒凉的世界——评莫言的〈枯河〉及其他》(载《北京文学》1986年第2期);《太行儿女的新歌与旧歌——读〈老井〉》(载《当代》1985年第6期);《沉重的回顾与欣悦的展望——评〈古船〉》(载《当代》1988年第1期);《报告:在文学的轨道上前进——评胡平张胜友报告文学》(载《中国潮》专刊,文献出版社1988年出版)其中《当代知识分子的心录造影——评〈故土〉》一文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当代文学奖”。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胡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58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4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