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释义

现代抒情长诗。郭沫若著。上海创造社出版部1927年4月初版。为“创造社丛书”第七种。同年9月2版,12月3版,1928年4月4版,11月5版。1931年4月4日上海青年书店出版部6版。书前有作者的《献诗》,书后有郁达夫1926年3月1日写的《附记》。

这组抒情长诗作于1925年初,最初发表于1926年4月16日《创造月刊》第1卷第2期。42首诗相当完整而真实地表现了一个中年男子对一个少女的爱恋之情。它以诗人在等信、收信、读信时所引起的心理和感情的变化的抒写,叙述爱情生活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等待情书时坐卧不宁的焦躁心情,收到情书时的分外喜悦,读完情书后的忧虑与失望,是组诗的基本内容。《献诗》中的“我便踱往那西子湖边,/汲取了清洁的湖水一瓶。”“我攀折了你这枝梅花/虔诚地在瓶中供养,/我做了个巡礼的蜂儿/吮吸着你的清香。”反映了组诗的特点。因为年龄的差距,诗人热烈的追求,美妙的憧憬,都化成了“悲哀的空响”(第31首),最终的结局只是“一个破了的花瓶倒在墓前”(第42首)。于是,失意,忧愁,嫉恨,以及青春难再、“人生如梦”的感伤情绪,就成了这些诗的基调。这组诗写于“五卅”前夜,诗人思想发生遽变之时。郁达夫在《附记》中说:诗中“无掩饰地吐露”“真正的感情”,青春热情如同火山喷发,体现了“诗人的天职”,可贵的纯真。蒲风曾称赞“《瓶》是中国诗坛的空前的抒情长诗”(《郭沫若诗作谈》)。

张大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12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0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