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小弁
释义
小弁

《诗经·小雅》第43篇。全诗8章,章8句。这是一首政治讽谕诗,一般认为系周幽王时太子宜臼(即后来的周平王)所作。幽王先娶申女,生宜臼,立为太子;后宠褒姒,生伯服,并废申后及太子宜臼,立伯服为太子。宜臼作此诗以讽刺周幽王,斥责谗小,并以自伤。此诗标题为何冠以“小”字,古来争论纷起,尚无定论。关于此诗主旨及作者,《毛诗序》认为是“刺幽王”之作,其作者是“太子之傅”。三家诗认为,是周宣王时名臣尹吉甫听信后妻谗言,赶走长子伯奇,伯奇作《小弁》以讽(见《汉书·冯奉世传》、蔡邕《琴操》及《文选》李善注)。后世或从《毛诗序》,或从三家诗。朱熹则动摇于两者之间,其注《孟子》时,从《毛诗序》,著《诗集传》时,则说是“宜臼被废而作此诗”,在《诗序辨说》中,则怀疑并非宜臼之诗,更怀疑是太子傅所作。清代学者或从《毛诗序》,或从三家诗,或主宜臼所作。现代学者高亨《诗经今注》认为是宜臼作此诗,“讽刺幽王,斥责谗人,并以自伤”。陈子展《诗经直解》说是“放子呼吁之词”,而“今古文为说不同,未知孰是”。余冠英《诗经选》认为此诗是“被父放逐,抒写忧愤之作”,至于作者,则旧说“未可全信”。现代研究者,还有人认为此诗是“被逐妇女的哀怨”(袁愈荌、唐莫尧《诗经全译》)。方玉润《诗经原始》指出,全诗大旨在第3章,其余各章乃“反复申言被逐之由及见逐之苦”,是布局精巧的“情文兼到之作”。

张玉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9-36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