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现实主义与朋友主义”的论争
释义
“现实主义与朋友主义”的论争

现代文学论争。1939年,张天白在吉隆坡《马华日报》发表《一九三八年的马华文艺界》,称誉林参天的短篇小说《希腊人》为现实主义作品,同时批评铁抗的中篇小说《试炼时代》采用间接题材创作,反映不够充实。铁抗随即撰文予以反驳。张天白又写了数文作答。这场论争涉及面较广,但主要围绕着4个问题进行:(1)铁抗以《铁流》为例,说明采用间接素材同样可以写出好作品;而张天白则以为间接素材“至多是一个配合”,如《呐喊》、《子夜》等成功作品大多采自“亲切的题材”。(2)铁抗认为《希腊人》“还没有达到现实主义的境地”;张天白则坚持已见。(3)铁抗批评马华文学评论界存在着朋友主义的不良倾向;张天白则以为只要批评正确,即使出于朋友之笔,也无可厚非。(4)铁抗声称自己参与这场论争的动机,是想探讨什么是现实主义问题,而非为《试炼时代》辩护;张天白则认为铁抗是为了抬高自己,故贬低“以实际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撰文参与论争的,还有郁达夫、林参天、林易山、谛克、姚寄鸿诸人,论争文章主要登载于新加坡《星洲日报》副刊《晨星》和《文艺》等。这场论争历时2个多月,对马华新文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钦鸿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51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3 1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