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沧趣楼诗集 |
释义 | 沧趣楼诗集 近代诗集。10卷,附词1卷。陈宝琛著。1939年刊刻,线装4册。卷前有陈三立《〈沧趣楼诗集〉序》。卷末有陈懋复(作者之子)《识》及陈宗蕃《识》。诗按年编排。卷1录光绪十三年(1887)至二十一年(1895)作《鼓山晏师坐处结一小寮,颜曰“听水”,得八十字》等70首。卷2录二十四年(1898)至二十八年(1902)作《华严精舍》等79首。卷3录二十九年(1903)至三十二年(1906)作《入江哭蒉斋》等70首。卷4录三十二年(1906)至三十三年(1907)作《广州杂诗》等62首。卷5录三十三年(1907)至三十四年(1908)作《谢琴南寄文为寿》等52首。卷6录宣统元年(1909)至三年(1911)作《入都拜别先冢》等104首。卷7录1912年至1917年作《次韵瑞成春旺》等78首。卷8录1918年至1925年作《梁节庵六十寿诗》等68首。卷9录1926年至1930年作《残月》等113首。卷10录1931年至1935年作《自题画松立春日病院作》等96首。10卷共计录诗718首。诗后附《听水斋词》1卷,录〔定风波〕《夕阳》等42首,前冠陈曾寿《〈听水斋词〉序》。陈三立《〈沧趣楼诗集〉序》称其“所为诗,终始不失温柔敦厚之教,感物造端,蕴藉绵邈,风度绝世。后山所称韵出百家上者,庶几遇之”。 牛仰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140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