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傣族诗歌发展初探
释义
傣族诗歌发展初探

民族文学研究论著。王松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云南版)1983年5月第1版。全书除导言外,共分为5编。第1编,从《古歌谣》溯源;第2编,英叭(造人的神王)与傣族古代文学;第3编,傣族诗歌的黄金时代;第4编,悲剧叙事诗——现实主义的深化;第5编,发展社会主义傣族文学。概括地说,著者认为,傣族诗歌的发展分为5个时期。第1个时期:从布桑该、雅桑该(传说中傣族先民的始祖)开天辟地到滴水成歌调,是傣歌的萌生时期。第2个时期:从沙罗到叭桑木底(前者为傣族原始宗教的创始人,后者为傣寨的创建者)时期。这个时期是傣族先民们从游猎时代到农耕社会的开始。农耕社会的出现,不仅使傣族诗歌在内容方面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日益丰富,而且在形式上也有了飞跃,即从原始歌谣演进到抒情诗、叙事诗乃至故事体叙事诗。特别是赞哈(歌手)的产生,更加促进了傣族诗歌的蓬勃发展。第3个时期:凤凰诗的“贺厦婻召”(傣语,金殿王朝的意思)时代。这是傣族诗歌的黄金时代,是傣族诗歌发展的顶峰。这是由于佛教的传入,带进了外来的进步文化,特别是傣文的创造和使用,为发展傣族文学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为有了文字,赞哈逐步知识化,从而成为傣族文学的主力军。于是便出现了被称为“五大诗王”的《吾沙麻罗》、《占巴西顿》、《十头魔王》(即《兰嘎西贺》)等宏大诗篇,并出现了数以百计的故事体叙事长诗,使傣族诗歌在我国诗坛上放出了夺目的异彩。第4个时期:悲剧叙事诗时代。15世纪之后,封建领主没落,傣族诗歌冲破了封建领主政治统治和佛教的思想束缚,由“召啊召”一类对封建君王的颂诗变为揭露黑暗、鞭挞丑恶的诗歌革命。同时,产生了悲剧叙事诗这一独特的文学形式,如著名长诗《娥并与桑洛》、《葫芦信》等。第5个时期:社会主义新诗歌的产生与发展。傣族新一代诗人正在茁壮成长,他们的优秀诗篇赢得了广泛的欢迎与好评。如《傣家人之歌》、《流沙河之歌》、《彩虹》、《波勇爷爷游天湖》等等。《傣族诗歌发展初探》获首届(1979—1989)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研究优秀著作奖。

开斗山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八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759-576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7:2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