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张恨水
释义
张恨水1895—1967

现代作家。原名张心远,笔名张恨水。祖籍安徽潜山,生于江西广信。1912年,父去世,随母返潜山。不久,考入“蒙藏垦殖学校”。后因学校为封建军阀所封闭,未能毕业,又再一次返回乡里。1917年开始做新闻记者。1918年,到安徽芜湖任《皖江日报》总编辑。1924年,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春明外史》,是为文艺创作生涯的开端。早期的小说,受到鸳鸯蝴蝶派的影响。1919年秋,为继续求学,他典当了行李,只身到了北京,此后,先后在上海《申报》驻京通讯社、北京《益世报》编辑部、北京世界通讯社、联合通讯社、北京《朝报》、《今报》编辑部任职。《世界晚报》(1924年创刊)、《世界日报》(1925年创刊)创刊后,他身兼这两报的副刊主编。20年代以后,开始摆脱旧式言情小说窠臼,走上了现实主义创作道路。1930年3月,上海《新闻报》开始连载他的长篇小说《啼笑因缘》,颇受群众欢迎,编话剧、拍电影、唱弹词,成为轰动一时的作品。1931年,由他出资,其弟牧野出面。在北平创办了北华美术专科学校。1934年夏,他游历了西北,并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写成了长篇小说《燕归来》和《小西天》。1935年,到上海,担任了《立报》副刊主编。1936年,在南京,和张友鸾共同创办了《南京人报》。1938年1月到达重庆,担任了重庆《新民报》主笔兼副刊主编职务,开始了他在重庆的生活和创作。1945年12月,离开重庆,返回北平。1946年2月,担任北平《新民报》经理。1948年12月,辞去了北平《新民报》所有职务,结束了从事近40年的新闻生涯。 1949年1月,发表了《写作生涯回忆》。这是他回忆自己生活和创作的一份最详细的资料。到此为止,他的比较重要的作品,早期有《春明外史》、《金粉世家》、《银汉双星》;30年代有以小市民和小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啼笑因缘》、《夜深沉》、《落霞孤鹜》、《满江红》;抗日战争期间,有以抗日战争为背景,描写市民阶层悲欢离合、愁情苦绪的《热血之外》、《风雪之夜》、《石头城外》、《大江东去》、《巷战之夜》、《蜀道难》;抗战胜利前后,有以揭露国民党当局腐败政治和旧社会时弊为题材的《八十一梦》、《纸醉金迷》、《五子登科》、《魍魉世界》(又名《牛马青》)等。新中国成立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先后当选为“作协”理事、文化部顾问及中央文史馆馆长等职。这之后,他除修订再版旧作外,还改写了历史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等。张恨水从事创作近50年,据不完全的统计,共写成中长篇小说120余部,杂文近5千篇及大量的诗词。他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影响的多产作家,他的小说,情节曲折,语言朴实自然,在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的章回小说方面,作出了的贡献。

曾冬水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295-3296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0:2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