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刘青藜
释义
刘青藜1663—1708

清代诗人。字太乙,号卧庐、啸月。襄城(今属河南)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选庶吉士。以养亲乞归。两年后去世。他工书法,尤工诗。平生所作不下数千首。古乐府115首是他的成名作。在他的诗集中,有大量的反映民生疾苦之作。如《蝗虫谣》刻画了农民在遭受虫灾之后,生活无着,而且害怕官吏勒逼的绝望心情;《纳谷行》勾勒出一幅“云愁风惨村村哭,簿吏如虎催官谷”。的凄凉图画;《稗子行》描写出遭受水灾的农民依仗稗子“残喘暂延”的悲惨处境,等等。这些诗,词酸意苦,催人泪下。他也有许多抒发个人忧愁的诗篇,至于“其他咏古凭吊之作”,也“皆有所托”(邓之诚《清诗纪事初编》卷8)。他擅长古体诗,以委曲尽情见长,而不以藻绘缤纷取胜。其近体诗中也有一些感情深挚的佳作,如《杜少陵墓》、《将赴都门》、《送伯章南归》等。著有《高阳山人集》20卷。

叶君远,董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20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6/28 18:2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