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盗跖
释义
盗跖

《庄子·杂篇》篇名。可能是庄门后学所作。前半篇实际上是假盗跖之口猛烈抨击儒家的寓言小说。文章写孔子与柳下惠为友,柳下惠之弟柳下跖是个“从卒九千人,横行天下,侵暴诸侯,穴室枢户,驱人牛马,取人妇女,贪得忘亲”的大盗。孔子自告奋勇前去劝说,盗跖正在大山南边休整士卒,闻知大怒,叫他“疾走归,不然,我将以子肝益昼𫘪之膳!”孔子说他是柳下惠的朋友,才被允许晋见。盗跖“两展其足,按剑瞋目,声如乳虎,曰:丘来前!若所言顺吾志则生,逆吾志则死!”孔子用“三德”劝说盗跖罢兵休卒,却被劈头盖脑驳了回去,并怒斥他为“矫言伪行”的“盗丘”。吓得孔子“再拜,趋走,出门上车,执辔三失,目茫然无见,色若死灰,据轼低头,不能出气。”回到鲁国犹心有余悸。故事情节完整,场面紧张,人物形神毕现。孔子的迂阔狼狈,盗跖的凶猛刚强,都栩栩如生。双方的对话皆符合各自的气质修养。其事实纯属虚构,完全是小说笔法。文章后半段是另外两组哲学谈话,与前面的故事情节没有联系。

谭家健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七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5534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