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玄奘
释义
玄奘602—664

唐代高僧、佛经翻译家、中国佛教唯识宗创始人、游记作家。本姓陈,名祎。洛州偃师(今属河南)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广习经论。因各师所说不一,诸经典亦不相同,决意西行求法,学习大乘《瑜珈论》,以明辨佛性。贞观三年(629),从长安西行,出敦煌,经新疆及中亚等地,到达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进入当时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从戒贤大师受业。5年后,历游印度各地数十国。返回那烂陀寺,主讲《唯识决择论》等,并著《会宗论》3000颂。曾与当地佛教学者展开辩论,名震五天竺。贞观十九年返长安。其西行历时17年,旅程5万里,经110国,带回大小乘佛教经典520夹、657部。唐太宗曾在洛阳接见,与之谈论,大悦。回长安,住弘福寺,后转大慈恩寺,专心从事译经。太宗令房玄龄、许敬宗广选学识渊博僧人协助。显庆元年(656),唐高宗又令于志宁、许敬宗、李义府、杜正伦、薛元超等大臣参与润色。20年间共译出经论75部、1335卷。后以京城人众竞来礼谒,为清静计,移居宜君山玉华宫。麟德元年(664)卒,归葬白鹿原。玄奘译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不仅丰富了中国文化宝库,亦为古印度教保存了珍贵典籍。玄奘还把《老子》、《大乘起信论》译成梵文,传入印度。根据西行见闻所撰《大唐西域记》12卷,记述了138国地理民情,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的重要历史资料。注本有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校注》(中华书局·1985年)。《全唐文》卷906-907载有玄奘文章37篇。

刘正民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695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0:4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