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园尺牍 |
释义 | 园尺牍 近代书信集。王韬著。《弢园尺牍》初为8卷,光绪二年(1876)香港活字排印本,卷首有光绪二年九月中旬作者《自序》。光绪五年(1879)增订为12卷,于次年由香港大文书局刊印;光绪十九年(1893)沪北淞隐庐第4次印行。卷首有光绪六年(1880)十一月十一日作者《自序》,卷末附同年作者《重刻〈弢园尺牍〉书后》。本书作者还有《弢园尺牍续钞》6卷,光绪十五年(1889)淞隐庐铅印本,卷首有作者《自序》。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弢园尺牍》选编标点本。 《弢园尺牍》和《续钞》,著者自编,均为著者61岁(1889)前写给亲友及洋务官僚的书信,共收324封。《弢园尺牍》起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讫于光绪六年(1880);《续钞》起于光绪七年(1881),讫于光绪十五(1889)。历时达40年之久。 作者在《〈弢园尺牍〉》自序》中说:“其中与人书,多谈时务。或遂谬以经济相许,每期出而用世,甚且以不见知于世为惜。”又在《重刻〈弢园尺牍〉自序》中说:“余与人书,辄直抒胸臆,不假修饰,不善作谦词,亦不喜为谀语。少即好纵横辩论,留心当世之务。每及时事,往往愤懑郁勃,必尽倾吐而后快,甚至于太息泣下,辄亦不自知其所以然。方今言路宏开,禁网疏阔,故言之无所忌讳,知我罪我,亦弗计也。”又说:“窃慨友道之凌迟久矣!……惟藉此尺幅,以写性情,达纡轸,……夫我人之所以通问讯致殷勤者,原以状景物之悲愉,述境遇之甘苦,记湖山之阅历,穷风月之感怀,以拳拳寄其思慕之情。”可见王韬的书信除了抒写对亲友的情愫之外,亦多议论时政,抒发胸怀,可视为作者政论文的一种补充。且因直对亲友而发,故感情充沛,文笔优美,较富文学色彩。 王杏根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六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4046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