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低诉 |
释义 | 低诉 现代新诗集。陆晶清女士著。上海春潮书局1930年4月10日初版。收新诗26首。诗集分为前后2集,前集16首,后集10首。1930年3月5日录旧作“满肚辛酸,/在人前,/化作了轻浅的微笑”为代序。这些诗写于1927年前后,除直接写大革命的《出征》、《祭辞》等少数几首诗情绪比较高昂,其余的诗大都情绪低沉、心境忧郁、调子凄怆。《低诉》、《永别》、《招魂》、《哀怨的心曲》、《心似残碑蚀古苔》、《毁妆》、《心的重葬》、《我归来自丘墟》、《自己的僵尸》、《风雨黄昏》、《酒醉后》、《魔梦》、《浅浅的伤痕》、《哀祷》、《毒杯》这些诗题,传达出诗篇的凄凉哀婉、冷漠绝望的情调。“唉唉,朝朝暮暮茹着苦辛暗将酸泪咽”的《低诉》,悔恨“为追求无踪幻想,消逝了青春年复年!”“遍血迹斑斑带着沉重创伤”从前线“归来”,只落得一盏苦酒沉醉,“宽解几载愁肠”;于是一醉方休,不再惋惜“那已逝去的青春年少!”(《今宵》)祭石评梅的《招魂》,四句“魂呵,归来吧!”情深意切:“你撒手长逝便将前情忘,/我呵,是夜夜相思更漏残。/检点遗书,唉,血痕犹斑斓,/从此这人间,只我独盘桓。”《哀怨的心曲》表现黯然神伤的心绪:“这人寰可怜是阴森惨澹暗无光。/我曾几次坠入苦海撞入烦恼网;/看哟,这颗心,痛创依然,血痕斑斑。”“从此青灯古佛夜夜相伴到月残。”诗人一再表示,既然已经失去了“如花的华年”、“娇艳的面靥”,那就连妆台也该“毁弃”(《毁妆》);要埋葬破碎的心,使它“不再受创伤”(《心的重葬》)。为适应这样的内容和情绪,诗人从古典诗词中汲取意境和词汇,又借用十四行诗、顶针等形式和风格,力图使诗作和谐统一。 张大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03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