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从维熙中篇小说集
释义
从维熙中篇小说集

当代中篇小说集。从维熙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12月第1版。康濯作序。本集收作者所开创的“大墙文学”和反映“文化大革命”时期复杂斗争生活的作品4篇。其中《大墙下的红玉兰》收入作者的小说集《驿路折花》(见该条)和《远去的白帆》;《泥泞》亦收入《驿路折花》(见该条)。《第十个弹孔》描写十年动乱中受尽迫害的公安局长鲁泓,“四人帮”垮台后官复原职。在他承办的头一椿案子里发现自己的儿子鲁小帆竟成了一名重要罪犯。鲁小帆是在父母被打成“走资派”、奶奶被赶回乡下的年代里长大的。在那个荒唐的岁月里,他当了“工农兵大学生”。由于极左思潮的驱使,他卷入了矿山派性武斗的漩涡。为了迫使高炉停产,帮派头目唆使他炸毁了矿山铁路大桥,还炸死了一名老巡道工。鲁泓的老部下刘如柏同情鲁泓的境遇,不愿让鲁小帆的案件成为鲁泓身上的“第十个洞孔”,便隐瞒了鲁小帆重要的犯罪情节,想搭救鲁小帆。然而,鲁泓明察秋毫,秉公执法,强忍着巨大的伤痛,亲自审问了儿子,并把他送上了法庭。此篇被搬上银幕,获文化部颁发的1980年全国优秀故事片奖。《杜鹃声声》描写国家篮球队员江浩,在清洁队里找到了“文革”初期被迫害致死的专家杜志辉的女儿、中学时的同学杜鹃。经过父亲江铁的帮助,江浩和杜鹃消除了多年的误会,重归于好。他们团结、教育了老同学江虹,一道向“四人帮”展开了英勇的斗争。江浩和杜鹃大闹“四人帮”蓄意安排的“春节晚会”,和广大群众一起沉痛悼念周总理。在“四人帮”镇压天安门广场革命青年的时候,杜鹃喋血街头,江浩父子也身陷囹圄。但是,“杜鹃声声”,春天终于冲破了严寒的封锁。“序”中说:“作者通过语言的形象和典型的力量,讲了真话,恢复和发挥了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这便是从维熙几部中篇小说的力量所在。”

傅信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21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