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司马光
释义
司马光1019—1086

宋代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字君实,号迂叟(又作迂夫)。陕西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7岁时听讲《左氏春秋》,能讲清大意。从此手不释卷,力学不倦。宝元元年(1038)中进士甲科。累官至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进龙图阁直学士。神宗即位,擢为翰林学士,拜御史中丞。王安石行新法,司马光反复论其不可。力辞枢密副使,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不久改判西京御史台,长期居洛阳,以书局自随,专心编写《资治通鉴》。元丰七年书成,加资政殿大学士。宋哲宗立,高太后临政,任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为相8月,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司马光深究史学。著《通志》8卷,为英宗所爱阅。又受命主持编写《资治通鉴》294卷。宋神宗的评价是:“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是亦典刑之总会,册牍之渊林。”(《资治通鉴序》)“前代未尝有此书,过荀悦《汉纪》远矣。”(《续资治通鉴引》)近人梁启超的评价是:“简繁得宜,很有分寸,文章技术,不在司马迁之下。”(《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岑仲勉称之为“我国极负盛名之通史”,“史料的充实,考证的详细,文字的简洁,综合评论,确算它首屈一指。”(《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自序》)工诗,所作《始至洛中言怀》诗:“三十余年西复东,劳生薄宦等飞蓬。所存旧业唯清白,不负君恩有朴忠。早避喧烦真得策,未逢危辱好收功。太平触处农桑满,嬴取闾阎鹤发翁。”自述出处大节,恬淡诚实,诗如其人。《过尧夫天津居》、《送章伯镇知湖州》诗,于写景之中寓无限情致,堪称宋诗中的精品。《全宋词》录其词3首。一生著述甚富,除《资治通鉴》外,尚有《通鉴考异》30卷、《温公易说》6卷、《家范》10卷、《切韵指掌图》2卷、《涑水记闻》32卷、《温公续诗话》1卷、《传家集》80卷等并存。其诗、赋、杂文、乐词均收于《传家集》中。

吴汝煜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773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3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