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曲学例释 |
释义 | 曲学例释 古代戏曲研究论著。汪经昌著。台湾中华书局1962年初版。全书分为4篇。篇首《曲学发凡》分9节分别介绍源本、曲义、乐理、宫调、体制、韵协、板式、正衬、谱律,藉以窥曲学之根本。上篇《散曲例释》认为“南词自传奇起后,曲律之用益备,而著作灿然,不让北词”,分4节论述:(1)北小令,(2)南小令,(3)北词散套,(4)南词散套。下篇《剧曲例释》,分杂剧和传奇两节来论述。南北曲各章节,均先“释例”,后“举隅”。举例部分,散曲选录,以“基本牌调为主,不计作家时代之先后;曲词以文采为主,不拘曲律正旁之规格”;剧曲以“实例为主,选录所及,不计套式之正副,要在明律”。篇余《治曲征献》包括四节:(1)《曲家》,著其姓字时代、里籍、官爵。其中包括元代213人,明代195人,清代225人。(2)《著录》,其中包括元杂剧721种,明杂剧531种,清杂剧249种,昭(近)代杂剧7种;明传奇452种,清传奇998种,昭(近)代传奇3种;元明清昭代散曲182种,又元明清南北曲总集84种。(3)《远祧》,本节追溯曲剧之渊源。序列唐宋金元古剧1142种,(4)《诂辞》以“北词率多胡语,南词间杂两宋俗言”,生动有致,不过文义难知,故取南北曲习用俗语,略诠真义。 何贵初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四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1996-1997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