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释义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现代散文。鲁迅作。最初发表于1926年10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1卷第19期,初收入北京未名社1928年9月版《朝花夕拾》。全文通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鲜明对比,充分揭露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身心的摧残。鲁迅面对沉闷黑暗的社会现实,回忆起儿时家乡的乐园“百草园”。文章以时令推移的顺序安排,描绘出春夏之交到冬天下雪百草园的景观: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长吟的鸣蝉、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以及拍雪人、塑雪罗汉、捕鸟等等,洋溢着浓郁的儿童乐趣,展现了一幅幅生机盎然的风景图画,显露出百草园中生活的快乐和自由。作者通过四时景物的描绘,种种游乐的记叙,以及民间故事的插写,刻画了一个天真浪漫的孩子的欢悦情致。而与生机勃勃的百草园形成对照,作者描写了三味书屋沉闷枯燥、令人窒息的气氛:入学礼仪极其封建程式化,求知欲得不到满足,整天读死书,活动受限制,生活非常单调乏味。更主要的是作者借此深刻地揭露和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的戕害,束缚儿童的健康发展,揭示出封建教育实际上是儿童的精神桎梏。文章通过两个对照强烈的生活画面的描写突出赞美儿童对自由的渴望,对知识和美的热烈追求,及其对束缚儿童身心自由发展的封建教育的否定。

姚春树,袁勇麟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三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917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7/1 2:0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