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李充 |
释义 | 李充 晋诗人﹑文论家。字弘度。江夏平春(今河南信阳西北)人。生卒年及年岁不详。少孤,母卫铄,为晋代著名书法家,充以是亦善楷书。约成帝咸和间,王导辟为掾,转记室参军。充少好形名之学,于当时放诞虚浮之习深致不满,著《学箴》,意在兼综儒玄。康帝时(343以后),褚裒以外戚贵重,引充为参军。穆帝永和间(347左右),充以家贫,求外出。裒许之,问其所欲,答以“穷猿投林,岂暇择木”,殷浩时为扬州刺史,荐为剡县令。会稽有佳山水,充与孙绰﹑王羲之等皆于此筑别业。永和五年,丁母忧。服阕,起为著作郎。时典籍混乱,充删除烦重,据荀勖四部分类,秘阁定以为制。累迁中书侍郎,约于穆帝升平间卒官。有《尚书》﹑《论语》注,《周易旨》六篇﹑《释庄论》二篇,并佚。其《翰林论》五十四卷,《文心雕龙·序志》以之与《典论》﹑《文赋》﹑《文章流别集》等并称。佚,今存残文八条。撰诗﹑赋﹑表﹑颂等二百四十篇,《隋书·经籍志》录有“晋《李充集》二十二卷”。今存《学箴》并《九贤颂》﹑《翰林论》等残文十五篇,见《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存诗四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文选》卷二十一﹑卷五十八李善注。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