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曾沂 |
释义 | 潘曾沂 (1792—1852)原名遵沂,改名曾沂,字功甫。因梦前身为浮渡山僧,自号小浮山人。江苏吴县人。出身于世宦之家。工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潘世恩长子。年二十一中秀才。嘉庆二十一年(1816)中举人。五应礼部试不第。道光元年(1821),援例得内阁中书。五年,患肺病辞官归里,遂不复出。长斋礼佛,究心佛典,亦以济世利民为务。佐其父经营丰豫义庄,丰年买进粮食,荒年施舍赈济贫苦农民。十余年间,赈济大米四﹑五万石。又创放生会。后以赈灾叙功得光禄寺卿衔。其诗语言通俗质朴,常有潜心悟道之语。林则徐称其“《楚游》一集,皆超悟悬解之作”(《桐江集·跋》)。吴嘉洤称其诗“冲淡蕴藉,有樊榭遗响,诵之者翛然自得弦外之音。中年以后,耽味禅悦,时多妙语,有未易骤解其意趣者”(《重刻功甫小集·序》)。著有诗集《放猿集》﹑《桐江集》﹑《江山风月集》﹑《船庵集》﹑《闭门集》﹑《功甫小集》。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四(附潘世恩传后)。冯桂芬《功甫潘先生墓志铭》(《碑传集补》卷一一)﹑潘曾沂《小浮山人自订年谱》(载《功甫小集》)。(赵慎修)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