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潘恩 |
释义 | 潘恩 (1496-1582)字子仁,号湛川,改号笠江。南直松江府上海人。生于弘治九年(1496)三月二十六。嘉靖元年(1522)举人,明年进士,授祁州知州,调钧州。擢南刑部员外郎,丁母忧归。服除得刑部员外郎,十二年出为广西佥事,提调学校,十六年进四川左参议,分守川东北三道,二十一年迁山东副使,巡查海道,坐御史叶经以试录忤旨,下诏狱,谪广东河源典史。转南太仆寺丞,迁南礼部郎中,出为江西副使,进浙江左参政,守杭嘉湖道,晋云南按察使,未上,迁江西右布政,转浙江左布政,三十五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三十六年迁刑部右侍郎,历工部左侍郎,拜南京工部尚书,三十九年转刑部尚书,四十年改左都御史,致仕。万历十年(1582)十月十六卒,年八十七,赠太子少保,谥恭定。著述现存嘉靖三十四年聂叔颐编刊本《潘笠江先生集》十二卷,张时彻﹑徐献忠序,内卷一赋七篇﹑拟乐府诗五十一首,卷二至卷五收古近体诗四百九十余首,卷六至卷一二收各体文一百四十八篇。其生前又曾辑《笠江先生近稿》十二卷,内卷一﹑卷二收诗二百七十余首,卷三至卷一二收各体文一百五十余篇。卒后其子潘允哲﹑潘允端合二集刊之,增附录一卷,题为《潘恭定公全集》,卷首置陆树声《潘恭定公全集小引》及张时彻﹑徐献忠序旧序,末附申时行等所作墓铭﹑行状等。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记其有《笠江集》二十四卷,当指《全集》本。另有明活字本《玄览堂诗钞》四卷,收赋三﹑诸体诗三百一十三首。所著又有隆庆间刊本《诗韵辑略》五卷﹑万历十五年刊本《美芹录》二卷。《明史·艺文志》另著录《诗经辑说》七卷﹑《诗韵辑略》五卷﹑《祁州志》六卷。俞宪《盛明百家诗》后编录其诗六十余首为《潘尚书集》。顾起纶《续国雅》卷四录其诗三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三九录其诗四首,“诗话”谓其诗“凡风雅什﹑乐府﹑五言﹑杂体靡不拟,又与高子业(高叔嗣)﹑田叔禾(田汝成)相酬和,知其用力深而取友之善也”。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三首。清姚宏绪《松风余韵》卷一五录其诗三首。清汪森《粤西诗载》录其诗四十六首﹑《粤西文载》录其文九篇。清末陈田《明诗纪事》戊签卷一五录其诗二首。近人严昌堉《海藻》卷三录其诗十首。生平见《潘恭定公全集》附王世贞《行状》﹑申时行《墓志铭》﹑徐学谟《神道碑》﹑陆树声《墓表》,又见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二。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