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潘埙
释义 潘埙

(1476-1562)字伯和,号熙台,晚号平田野老。南直淮安府山阳(今淮安)人。世业医,至其祖潘亨以举人官武昌府同知,始修儒业。生于成化十二年(1476)十月初六。正德二年(1507)乡试中举,明年进士,授工科给事中。九年迁吏科右给事中,十年转工科左给事中,十一年升兵科都给事中。性刚决,弹劾无所避,以忤权贵,出为开州同知。十五年正德帝崩,起南太常寺丞,嘉靖元年(1521)复为都给事中,又出为陕西右参政,晋山东右布政,转浙江左布政。七年以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会大饥,给事中蔡经等劾其不以时赈,明年罢归。居乡三十年,四十一年六月初八卒,年八十七。以宦名于乡里,称地方缙绅之首,亦能诗文。曾编纂《淮郡文献志》二十六卷补遗一卷,有嘉靖三十四年刊本。又曾抄撮诸书异闻成《楮记室》十五卷,现存明潘蔓刊本。所著《抚台奏议》四卷,嘉靖刻本残存卷一,又有清刻《熙台先生奏议》八卷。其诗后人辑为《熙台先生诗集》十卷,按体分卷,每卷按时间顺序排列,清刊本残存八卷,据目录,缺卷九(五言联句七首﹑五言绝句五十六首﹑七言绝句一百三十五首)﹑卷一〇(诗余三十九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三篇,又多有佚文见于郡志。清吴玉搢《山阳耆旧诗》录其诗二十八首。清丁晏《山阳诗征》卷六录其诗五十六首。生平见吴承恩《潘公神道碑》(《射阳先生存稿》卷三)﹑萧彦《掖垣人鉴》卷一二﹑清张廷玉《明史》卷二〇三。(索779)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11: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