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曹学诗 |
释义 | 曹学诗 (1697—1773)字以南,号震亭,一作震亨,安徽歙县人。雍正七年举于乡。十年,以贡士分校湖北乡试。乾隆元年,荐举博学鸿词,以名实难副辞。后屡试不售。十三年始成进士。授湖北崇阳县令,官三年,颇有贤能之名。奔母丧归,不复出,居乡凡二十二年,卒。曹学诗为沈德潜弟子,少有才名。年十二作《黄山赋》,一时手写口熟以遍传,达京师,声动朝列。在京都时,诸公卿皆以“第一人”拟之,争欲客之。他则径入西山中,读书僧舍,匿不以其名闻。张廷玉知之,屡相招;乃强起,谒于澄怀园,为作《澄怀园赋》。为邑宰时,所作七言歌行《完镜歌》﹑《琴堂合卺歌》,皆其审案之纪实,为时传诵。平生与史震林﹑屈复等交最契,潜心《易》学,好为幽冷之诗。法式善称他诗风“幽峻”,“时有拔俗之致”,“颇得宋人三昧”(《梧门诗话》)。垂老日,尚与黄仲则同游黄山﹑白岳,唱和诗盈卷。又欲以史注经,惜未成书而卒。其所著诗文,影响极大,半个世纪内言风雅者,必以之为宗。著有《香雪诗钞》四○卷(香雪一作香屑)﹑《文钞》四○卷﹑《崇阳县志》一○卷。生平事迹见郑虎文《曹学诗传》﹑袁枚《随园诗话》等。(陈汉英)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