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陆釴1 |
释义 | 陆釴1 (1439-1489)字鼎仪,号静逸,又号凝庵。南直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父陆晟,为吴姓人收养,故陆釴榜姓吴,显贵方改回陆姓。少入太仓卫学,天顺三年(1459)乡试中举,七年礼部会试第一,八年殿试第二,选翰林院庶吉士,成化元年(1465)授编修。历修撰﹑右春坊右谕德,侍孝宗东宫。弘治即位,擢太常少卿,兼侍读,充经筵日讲官,以被疾乞归,弘治二年(1489)卒,年五十一。少嗜学,长于《春秋》,亦能诗,与张泰﹑陆容齐名,称“娄东三凤”。与李东阳同年进士,同入翰林,时东阳未及弱冠,粗率简略在所不免,箴规磋切,得之陆釴者甚多,后亦相与甚得,东阳谓之“同年之谊,异姓之亲”(《同年祭陆鼎仪文》)。东阳为陆釴集作序,谓其“初诗主少陵,文主昌黎;后则专尚太白﹑六一,间以其自得者参之”(《春雨堂稿序》)。盖其诗初学台阁翰苑风流,后与李东阳﹑张泰等多所交游,渐离华靡而入简易。诗文著述生前编为《春雨堂稿》,文十八卷,诗词赋十一卷,卒后其子陆爰补辑《续稿》二卷,二者合刊于弘治十七年,有李东阳序及东阳所作行状﹑刘健所作墓志铭﹑刘溥所作墓表等,今存。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春雨堂稿》三十卷即此本也。徐泰《皇明风雅》卷三二录其诗一首。顾起纶《续国雅》卷三录其诗二首。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一三录其诗三首。周复俊编《玉峰诗纂》卷三录其诗十八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丙集录其诗三十六首,“小传”云:“鼎仪沉静好学,解悟过人,而矜严自持,人少当其意者。”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二二录其诗一首。清王宝仁《娄水文征》卷一一录其文九篇。清末陈田《明诗纪事》丙签卷四录其诗三首。生平见李东阳《陆公行状》(《怀麓堂集》卷四三)﹑刘健《陆公墓志铭》(《春雨堂稿》卷首)﹑王鏊《姑苏志》卷五二﹑清张廷玉《明史》卷二八六。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