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沈思孝 |
释义 | 沈思孝 (1542—1611)字纯父,号继山。浙江嘉兴府嘉兴人。隆庆元年(1567)举人,明年进士,授番禺知县。万历初,举卓异,入为刑部主事,以疏论张居正夺情被廷杖八十,戍神电卫。居正物故,召复官,进尚宝司丞,再进光禄寺少卿,改太常寺,提督四夷馆,迁顺天府尹,被劾,调南太仆卿,以疾归。吏部尚书陆光祖起其为南光禄寺卿,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改抚河南,辞不赴。寻召为大理寺卿,进工部左侍郎,迁右都御史﹑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以直节名,然尚气好胜,动辄多忤,颇遭物议,因引疾归。家居五年,三十九年(1611)卒,年七十,天启间,赠太子太保。能诗文,王世贞曾将其与皇甫汸﹑莫如忠﹑许邦才﹑周天球﹑沈明臣等列为“四十子”(《弇州四部稿续稿》卷三)。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著录其《继山草堂稿》二十卷(内收《行戍稿》﹑《郊居稿》﹑《西征稿》﹑《陆沉稿》﹑《溪山堂集》﹑《吾美堂集》)。现仅存万历间刊本《溪山堂草》四卷,内诗二卷,收诗一百二十余首,文二卷,收各体文及尺牍三十余篇。首有万历二十三年平昌令汤显祖《溪山堂草序》,谓是集为沈思孝由陕西巡抚任归后数年所作,则二十三年以后所作不在矣。另,清道光间木活字本《学海类编》存其《晋录》﹑《秦录》各一卷。清朱彝尊《明诗综》卷五一录其诗四首,“诗话”谓其“晚交姚叟士粦,未免间作聱牙语。” 清沈季友《槜李诗系》卷一四录其诗三十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三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溪山堂草》四卷,“提要”谓其“有韵之文,亦复流丽,杂著喜为涩体耳”。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九录其诗一首。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二篇。生平见叶向高《继山沈公神道碑》(《苍霞续草》卷一四)﹑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二九。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