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俞安期
释义 俞安期

(生卒年不详)初名策,字公临,更名后改字羡长。南直苏州府吴江(今属江苏)人,徙阳羡(今江苏宜兴),终老于金陵。嘉﹑万间以诗游于公卿名士间。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翏翏集》二十八卷,现存万历十五年(1587)刻本《翏翏集》四十卷,卷一拟骚七篇,卷二﹑卷三赋五篇,卷四﹑卷五拟乐府一百十余首,卷六至卷一六古体诗三百四十余首,卷一七至卷三九近体诗一千七百余首,卷四〇收诔赞颂铭偈计二十六篇,汪道昆﹑吴国伦﹑郭正域序。亦喜编刊书籍,颇为流布,现存万历刊本《诗隽类函》一百五十卷﹑《唐类函》二百卷﹑《类苑琼英》十卷﹑《启隽类函》一百七卷。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十一首,“小传”云:“羡长巨目高鼻,魁颜长身,状貌如河北伧父。与之谈,盱衡抵掌,意气勃如也……尝以长律一百五十韵投赠王元美(王世贞),元美为之顷倒。已而访汪伯玉(汪道昆)于新安,访吴明卿(吴中行)于下雉,皆与结社。”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六三录其诗十三首,”诗话”云:“羡长之名,由元美﹑明卿﹑伯玉而成,诗亦兼综三家。原本李献吉(李梦阳),长于獭祭,赋景有余,言情不足。”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三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十四首。《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翏翏集》四十卷,“提要”云:“安期之名,本由依附‘七子’而成,故诗亦不出其流派,朱彝尊《静志居诗话》称其‘赋景有余,言情不足,如观翦采花,青红碧绿,非不烂然,即而视之,总与根株不相符’,可谓定评矣。”清朱绪曾《金陵诗征》卷三九“寓贤”录其诗三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庚签卷二五录其诗二十六首,按语云:“羡长才笔纵横,选声练格,俱准古人,虽依元美辈以成名,其诗未必尽受羁勒也。明卿﹑伯玉之才,去羡长远甚。”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五篇。清陈元龙等《御定历代赋汇》录其赋四篇。生平见李维桢《俞羡长集序》(《大泌山房集》卷一二)﹑《(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六五。

出自:《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明代卷》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3 22: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