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俞天愤 |
释义 | 俞天愤 (生卒年不详)本名不详,字彩生,一作采笙,以笔名天愤行世,别署俞憨。江苏常熟人。生于清末,约卒于1940年前后。其父名金门,工诗,善书法。俞天愤幼承家学,无书不读,能背诵“十三经”无讹字,又好辞章及绘画,且好稗官野史。其妻姚鸿茝亦工诗。一门风雅,曾结家庭诗社丽红社。清末,俞天愤著《法国女英雄弹词》,以曲折方式,反对封建专制,期望反清革命。辛亥革命胜利之初,天下纷乱,乱贼蜂起,俞天愤曾率健儿百余,自发保卫乡里,为人称道。民国建立后,为改良地方市政,又日夜奔忙。后知事不可为,乃退而闭门著述,以小说为主,希望有补于社会。其父临终遗嘱,以为稗官野史,于世无补,嘱其不必浪费笔墨。俞天愤谨遵父命,从此告别文坛,皈依佛门,著《呻吟集》,以阐发佛旨。以侦探小说名重一时,所著《中国新探案》和《中国侦探谈》二书,为中国侦探小说之滥觞。稍后以侦探小说著名的程小青﹑陆澹安﹑孙了红等,都曾受其影响。尚有短篇小说数十篇,散见于《民权报》﹑《小说丛报》﹑《小说日报》等,迄未成集。长篇小说有《薄命碑》﹑《镜中人》﹑《绣囊记》﹑《二月春风》﹑《剑胆琴心录》等。生平事迹见徐天啸《俞天愤》(芮和师等编《鸳鸯蝴蝶派文学资料》)﹑郑逸梅《小品大观·俞天愤》(1935年8月上海校经山房书局出版)等。(裴效维)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