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成公绥 |
释义 | 成公绥 (231—273)魏晋间辞赋家﹑诗人。字子安。东郡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人。少聪敏,博涉经传。寡欲,不营资产,不求闻达。家贫,岁饥,安之如常。口吃,有俊才,辞赋甚丽。时人以其贫贱,不重其文,张华见之,叹服以为绝伦。魏高贵乡公正元二年(255),华荐绥于太常,为博士。历秘书郎,转秘书丞﹑骑都尉。魏末咸熙元年(264),司马昭为晋王,令贾充等定法令,成公绥与张华皆与其事。入晋,据《宋书·乐志》,绥于武帝泰始五年(269)奉诏作正旦行礼及王公上寿酒食举乐歌诗,时官中书郎。又每与张华受诏并为诗赋。《隋书·经籍志》录其集记作“晋著作郎”,当是泰始五年后迁转。泰始九年(273),卒。年四十三。 《文心雕龙·才略》称“成公子安选(撰?)赋而时美”。绥少年赋作,有《乌赋》,谓其有反哺之德,以为祥禽。其后有《天地赋》,以为古人不赋天地,乃“至丽无文,难以辞赞”,因为之赋。赋作最著者为《啸赋》,《晋书》本传言其雅好音律,尝当暑承风而啸,泠然成曲,因为《啸赋》。赋言因形创声,随事造曲,描摹生动,为《文选》所录,张溥誉为“激扬啴缓,仿佛有声”。其诗稍乏韵味,成就逊于赋。本传称其“所著诗赋杂笔十余卷行于世”,《隋书·经籍志》录其集作十卷,佚。明张溥辑集遗文为《成公子安集》一卷,《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又续有辑补。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