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蔡珪 |
释义 | 蔡珪 (?——1175)字正甫,真定(今河北正定)人,蔡松年子。金海陵王天德三年(1151)进士。历翰林修撰同知制诰,改户部员外郎,兼太常丞。正隆三年(1158)为编类官,鉴定官府所收三代以来鼎钟彝器。久之,除河东北路转运副使,复入为修撰,迁礼部郎中,封真定县男。时珪已得风疾,不能入见。珪幼有逸才,七岁赋菊诗,语意惊人。进士擢第后,不赴选调,求未见书读之。元好问称“其辨博为天下第一”(《中州集》卷一),施宜生则称其“学高才妙,斗南一人”(魏道明《明秀集注》卷二),周昂称:“正甫之文可敬,从之之文可爱,之纯之文可畏也。”(《归潜志》卷一○)《金诗选》云:“正甫辨博,推为金源一代文章正传之宗,诗亦清劲有骨。”又云其:“父子诗皆学山谷。”(卷一)有文集五十五卷,《千顷堂书目》卷二九著录作《蔡珪文集》,《补三史艺文志》作《正甫集》,又有《晋阳志》十二卷,《补正水经》三卷,《续金石遗文跋尾》十卷,合沈约﹑肖子显﹑魏收宋﹑齐﹑北魏志作《南北史志》三十卷。均佚。《中州集》卷一录其诗四十六首,《金文最》卷四七收其文一篇,《中州乐府》录其词一首。生平事迹见《金史》卷一二五﹑《大金国志》卷二八﹑《中州集》卷一﹑《归潜志》卷一○。(查洪德)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