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张居正 |
释义 | 张居正 (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荆州府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嘉靖四年(1525)五月初三生。十九年领乡荐,二十六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宰执严嵩﹑徐阶皆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四十一年徐阶代严嵩为首辅,居正倾心委之,历右谕德﹑侍讲学士,领院事,迁礼部侍郎,改吏部,隆庆元年(1567),进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加少保兼太子太保,预机务。徐阶致仕,居正与司礼监李芳谋,引高拱入阁,与拱同定封俺答事,北边遂得安宁。此后与拱渐生嫌隙,隆庆驾崩,与司礼监冯保谋,逐拱,遂为首辅。万历初至特进中极殿大学士﹑左柱国,加太傅﹑太师。推行考成法,整顿官吏,六年又丈量天下土地,行一条鞭法。万历十年(1582)六月二十卒于任,年五十八,赠上柱国,谥文忠。寻为继任首辅张四维奏夺上柱国﹑太师,再夺谥削秩,籍其家,长子自尽,次子充军。天启初,诏复故官。其为政综合名实,信赏必罚。在内阁十年,颇行改革,振肃纲纪,修内攘外,治绩卓著,然性刚严,专权自任。当其柄政,举朝争颂其功而不敢言其过,既败之后又举朝争索其罪,而不敢言其功,非情实矣。所著《书经直解》十三卷﹑《诗经直解》四卷﹑《四书直解》二十六卷﹑《通鉴直解》二十五卷﹑《帝鉴图说》六卷﹑《历朝鉴纲论抄》十二卷﹑《张文忠公奏对稿》二卷﹑《张文忠公奏疏抄》四卷﹑《太岳集书牍》十五卷,皆其生前所刊。卒后因遭抄没,多散佚。诗文著述至万历末年始辑刊为《张太岳先生文集》四十六卷附录一卷,首万历四十年沈鲤《张太岳集序》﹑吕坤《书张太岳先生文集后》,内诗六卷,收诸体诗三百余首,文十四卷,收各体文二百五十余篇,书牍十五卷,收书信笺札八百三十余篇,奏对十一卷,收奏疏一百六十余篇,附录为其《行实》。清张廷玉《明史·艺文志》著录其《诗文集》四十六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之《太岳集》四十六卷,皆此本也。后又有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红藤碧树山馆重刊本。平生以政事为任,诗文非所长,故集中以奏疏启札最多,皆在庙堂时论事之作,又往往纵笔而成,未尝有所锻炼也。清黄宗羲《明文海》录其文十五篇,卷九四评语谓其文“笔下俱有锋刃,似其为人”。李腾鹏《皇明诗统》卷二五录其诗三首。清钱谦益《列朝诗集》丁集录其诗二首。清朱彝尊《明诗综》卷四三录其诗四首。清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录其诗一首。清张豫章《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录其诗十首。清廖元度《楚风补》卷二二录其诗十五首。清高士熙《湖北诗录》录其诗十首。清末陈田《明诗纪事》己签卷九录其诗六首。生平见《张太岳先生文集》附《张文忠公行实》﹑王世贞《张公居正传》(焦竑《国朝献征录》卷一七)﹑王兆云《皇明词林人物考》卷九﹑清张廷玉《明史》卷二一三。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