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牛僧孺 |
释义 | 牛僧孺 (780——848或849)字思黯,行二,安定鶉觚(今甘肃灵台)人。史言隋仆射奇章公弘后裔,未可尽信。十五岁至长安下杜樊乡牛弘旧业,其中有书千卷,依以自习,数年业就,名声入都中,为宰相韦执谊所赏识。贞元十九年韦执谊命刘禹锡﹑柳宗元到樊乡造访,由是名益振。二十一年与李宗闵同登进士第。元和三年又与李宗闵同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因条指失政,无所隐讳,为宰相李吉甫所忌,授伊阙尉。后牛僧孺与李宗闵朋党相结,同为牛党首领,排斥李吉甫之子李德裕党,史称“牛李党争”。转河南尉,历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礼部员外郎。十三年,转都官员外郎兼侍御史。寻改考功员外郎,充集贤殿直学士。十五年,迁库部郎中知制诰。十一月改御史中丞。长庆元年,拜户部侍郎。次年三月以本官同平章事。敬宗即位,加中书侍郎,封奇章郡公﹑集贤殿大学士。宝历元年出为武昌军节度使。大和四年入为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六年十二月,出为淮南节度使。开成二年五月,为东都留守。四年改山南东道节度使。会昌二年征为太子少保,进少师。复以太子太傅为东都留守。四年,因结交方镇刘从谏事发,贬循州员外长史。宣宗即位,徙衡﹑汝二州长史,还为太子少保﹑少师。大中二年十月二十七日卒,一言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谥文简,一说谥文贞。牛僧孺能诗善文。早年与韩愈﹑皇甫湜为文章友,晚年与白居易﹑刘禹锡为诗友。其所撰小说《玄怪录》,宋代因避赵匡胤始祖玄朗讳,改名《幽怪录》,为唐人较早传奇集。叙事﹑描写﹑对白,较以前之志怪小说,有明显进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玄怪录》一○卷,《郡斋读书志》及《直斋书录解题》同。今仅存四卷四六篇,补遗一二篇。有程毅中点校本,与《续玄怪录》合刊。又有《周秦行纪》,旧题牛僧孺撰,实系伪托。宋张洎《贾氏谈录》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皆以为李德裕门人韦瓘撰,“以此诬僧孺”。《宋史·艺文志》著录《牛僧孺集》五卷,已佚。今存诗四首及断句九句,见《全唐诗》卷四六六。《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二九补二句。《全唐文》卷六八二编其文为一卷,《唐文拾遗》卷二七录其文三篇。生平事迹见李珏《丞相太子少师赠太尉牛僧孺神道碑铭并序》﹑杜牧《太子少师奇章郡开国公赠太尉牛僧孺墓志铭》﹑《旧唐书》卷一七二及《新唐书》卷一七四本传。(吴汝煜)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