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汪大猷 |
释义 | 汪大猷 (1120——1200)字仲嘉,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绍兴七年,以父荫奏补将仕郎,授衢州江山尉。十五年,登进士乙科,历婺州金华﹑严州建德县丞,改知平江府昆山县。二十九年,为淮西江东军马钱粮所干办公事。三十二年,转承务郎,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隆兴二年,钱端礼辟为江淮宣谕司干办公事,迁大宗正丞。乾道元年,兼侍右郎官,又兼户部右曹,擢礼部员外郎。二年,迁秘书少监,续编《国朝会要》﹑《高宗圣政》诸书。三年,假吏部尚书,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四年,权刑部侍郎,兼崇政殿说书。五年,兼侍讲,选充金国贺正旦使。六年,进《续会要》,转左朝议大夫,改权吏部侍郎,兼尚书。七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起知泉州。淳熙元年,再奉祠,复起知隆兴府。以事落职,责南康军居住。绍熙二年致仕。庆元六年以疾卒,年八十一。大猷笃学至老不倦,作歌诗平澹造理。像“慨念旧游多宿草,仅馀二老见霜鬓。诗来唤起相思梦,又向梅山得楷模”(《和姜梅山见寄》),于平淡语句中颇见深情。著有《适斋存稿》二十卷﹑《备忘》十七篇﹑《唐宋名公诗韵》四十编﹑《漫录》﹑《训鉴》等书(周必大《汪公大猷神道碑》),今已佚。《全宋诗》卷二一○二录其诗六首。《全宋文》卷四六八一收有其文。事迹见楼钥《汪公行状》(《攻媿集》卷八八)﹑周必大《汪大猷神道碑》(《平园续稿》卷二七)﹑《宋史》卷四○○本传。(李文泽)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