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刘秩 |
释义 | 刘秩 (?——760?)字祚卿,行十六。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刘知几第四子。开元时进士及第。二十二年,任左卫兵曹,同年转左监门卫录事参军。天宝间,迁宪部员外郎,坐累除陇西郡司马。安史乱起,哥舒翰守潼关,杨国忠欲夺其兵权,秩自陇西上书言事,云:“翰兵天下成败所系,不可忽。”至德元载,迁太子右庶子,给事中。十月,房琯请自将兵复两京,选秩为参谋。秩书生,不谙军旅,而房琯特加信任,曾谓“贼曳落河虽多,安能敌我刘秩”。卒致大败。二载,官尚书右丞,转国子祭酒。乾元元年六月,坐房琯党贬为阆州刺史。未几,并贬抚州长史。病卒。刘秩富才学,“文倾迁﹑固”(李华《祭刘左丞文》),“以述作之盛,德行之美,追踪孔门”(梁肃《给事中刘公墓志铭》)。开元末,采经史百家之言,撰成分门书《政典》三五卷,为杜佑《通典》之所本。《旧唐书》本传又著录刘秩《止戈记》七卷﹑《至德新议》一二卷﹑《指要》三卷。皆不存。今存文三篇,载《全唐文》卷三七二,《唐文拾遗》卷二二载其文一篇。《全唐诗补编·续补遗》卷三收诗一首。生平事迹附见《旧唐书》卷一○二﹑《新唐书》卷一三二《刘子玄传》﹑《旧唐书·房琯传》﹑李华《祭刘左丞文》。(吴企明)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16408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