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王贞白 |
释义 | 王贞白 唐代诗人,字有道。信州永丰(江西广丰)人。唐昭宗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数年后参加翰林学士陆扆主持的内殿复试,中选,才授予校书郞之职。据其“沙河流不定,春草冻难青”(《出自蓟北门行》):“忆昔仗孤剑,十年从武威”(《古悔从军行》)等诗句、及《早发萧关》诗,推知曾效力于西北边塞。王贞白现存的诗篇中有边塞诗10余首,在这一类诗中对唐末国力不振感慨颇深,如《塞上曲》写道:“匈奴不系颈,汉 将但封侯”,“燕然山上字,男子见须羞。”后退居著书,于唐末颇负诗名,曾与方干、罗隐、郑谷、贯休等诗人唱和。据说他曾自许所作《御沟水》诗冠绝无瑕,其颔联为“此波涵帝泽,无处濯尘缨”,以诗示贯休,贯休说:“甚好,只是剩一字。”王贞白拂袖而去。贯休道:“此公 思敏,当即来。”遂书一“中”字于手掌。王贞白果然返回,和颜悦色道:“‘此中涵帝泽’如何?”贯休以掌示之,两人相视而笑。王贞白自称写有500首诗(见《寄郑谷》诗),并自编《灵溪集》7卷,已佚。《全唐诗》卷701录其诗1卷,计61首;卷885补其诗12首;《全唐诗补逸》卷14再补其诗12首。 刘正民;童嘉新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60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