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作者或作品:

 

词条 大公报·战国
释义
大公报·战国桂林;

现代报纸副刊。重庆《大公报》副刊。周刊。1941年12月3日创刊。陈铨等编辑。1942年7月1日出至第31期后终刊。共出版31期。

《战国》是陈铨、林同济、雷海宗等人在《战国策》半月刊终刊后创办的又一种提倡“战国策派”主张的刊物。发表了大量政治、哲学、历史和文学论文。主要作品有林同济的《从战国重演到形态历史观》,陈铨的《狂飚时代的歌德》,竭力推崇法西斯文学,提出“感情就是一切”的口号;独及(林同济)的《寄语中国艺术人》一文,提出所谓“恐怖·狂欢·虔恪”三母题,集中代表了“战国策派”的文艺主张和美学观点。此外,还发表了雷海宗的《战国时代的怨女旷夫》、林同济的《柯伯尼宇宙观》、谷春帆的《广“战国义”》、冯友兰的《义与利》等文章。刊物竭力宣扬“民族主义”文学,诋毁五四运动以后宣传民主、革命的新文学,攻击无产阶级文学理论,为法西斯专制政治制造舆论。《战国》是“战国策派”文人的主要言论工具。他们的“民族主义”文学宣传。迎合了国民党镇压进步文化运动的需要,因而受到当局的赏识和扶持。刊物的其他撰稿人还有:吴宓、沈从文等。

徐锦钧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二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210页.
随便看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3 Newd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15: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