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明文授读 |
释义 | 明文授读 明文总集。清初黄宗羲编。共62卷。清康熙年间刊刻行世。集前有康熙三十八年(1699)徐秉义序、黄宗羲门人张锡琨序、其子黄百家序以及黄宗羲《明文案》原序。《四库全书》存目著录。徐秉义序谓黄宗羲初有《明文案》之选,其所阅有明文集无虑千家,后又细检传是楼所藏明集,复得《文案》所未备者300余家,增为《文海》。顾其卷帙浩繁,为卷几至5百,其子尝私请先生更抡剔其最者,是名《授读》。盖《文海》所以存一代之文,《授读》所以为传家之学,各有攸当。是编卷1至卷4为奏疏,卷5为表,卷6至卷10为论,卷11为议,卷12为原、考、辨、卷13为解、说、释,卷14为颂,赞、箴、铭,卷15为疏、文、对、答述、丛谈,卷16至卷23为书,卷24至卷30为记,卷31至卷44为序,卷45为碑文,卷46至卷50为墓文,卷51为哀文,卷52为行状,卷53至卷56为传,卷57至卷61为赋,卷62为经。 据黄百家《明文授读发凡》所述,黄宗羲遍阅有明文集时,间有数行或数语评其功力手笔者,这些评语黄百家搜掇后,并载是编中。这些评语,颇能看出黄宗羲对明文的识见,对研究明文甚有助益。如评罗伦说:“一峰之文,刚毅之气,形于笔端,芒寒色正。”评程敏政说:“篁墩以博洽为文,动有根底,大约与王华川相似,固是一时学者。”评孙慎行说:“淇澳以荆川为外祖,述其论文甚悉,而下笔则零星侧出,殊不相似。”评丘濬说:“文亦驳杂。”或褒或贬,所评皆给人们以启迪。 冯华 马良春,李福田 总主编.中国文学大辞典·第五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第3702页. |
随便看 |
文学辞典收录33193条文学常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古今文学家及其作品的介绍及分析,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